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自我效能概念是谁提出的?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

发布时间:2021-11-03 12:04:32 家庭
自我效能理念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通过自我效能理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和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自我效能理念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来的,主要用来解释在特殊情境下动机产生的原因。

在社会学习理论中,通过自我效能理论可以看到一个人的行为和认知之间的相互影响。

书

班杜拉坚持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

比如:强调研究人类的行为,强调客观化的研究原则,强调学习中强化的作用。另一方面,他也探索一个人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自我因素对行为的中介调节作用。班杜拉主张行为和认知相结合,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点差不多。主张必须以环境、行为、人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来解释人的行为。

比如:一个人的行为会受到他的态度、观念、之前的强化经历以及环境中可获得的刺激所影响。

一个人所做的事情可以对环境产生作用,同时人格中某些重要的成分受到环境和行为反馈的影响。因此,交互决定成为班杜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自我效能是一种相信自己在某种情景下能够充分表现的信念。你的自我效能感会以多种方式影响到你的自觉、动机和绩效。

当你预期不能产生效果时,你不会尝试采取行动或者捕捉机会,当你认为不够充分时你会逃避。

甚至当事实上你拥有能力并且存在意愿时,如果你认为自己缺乏某种事情需要的资源,你也不会去采取需要的行动或者是不能坚持去成功地完成任务。

最后,班杜拉认为行为结果取决于人们对自己能力的知觉和对环境的知觉。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肥胖的人,你可能不会在田径场上表现的很活跃,但是,你住得靠近某个游泳池,你可能会花时间去游泳。

如果你性格外向,你可能会和游泳池周围的人交谈,在那里创造了一个非常友好的气氛,这样游泳池的环境会变得更加令人愉快。

这就是一个由人、地点(环境)、行为组成的交互影响系统,这也是班杜拉提出来的。

在人生的各种情境下,自我效能判断影响着人们当面临困难时,愿意付出多少努力和能够坚持多久。

例如,学霸以多大的精力和自律来完成学习所有的课程,相比起学霸的实际能力,可能更多地取决于学霸的自我效能感。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