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之:鸟笼效应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男友送了你一束美丽的鲜花,接着你会在回家的路上买一个精致的花瓶,之后为了不让花瓶空着,你就会定期买鲜花。报了瑜伽课程,还不知道自己能否坚持得下去,就买了瑜伽服、瑜伽垫、等一系列装备,这些现象都可以用一个词来解释,就是——“鸟笼效应”。
一、165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之:鸟笼效应
1907年,心理学家詹姆斯对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说:“我一定会让你在不久之后养上一只鸟。”
卡尔森对此不以为然,因为他从未想过要养鸟。
后来,詹姆斯在卡尔森生日时,送给他一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认为詹姆斯是在白费劲。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每当客人来拜访卡尔森的时候,总会不约而同问道:
“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
卡尔森刚开始还有耐心地向客人们解释,到了后来,他不愿忍受每次要向客人解释的麻烦,便买回了一只鸟。
这就是著名的“鸟笼效应”。
指我们在偶然获得一件物品后,就会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的东西,而不是把这件物品给扔了。我们逐渐被这件物品给异化,成为它的俘虏。
二、如何摆脱“鸟笼效应”:厉害的人都很会放弃
钱钟书先生在清华大学教书的时候,家里只有一张桌子和白布垫的沙发,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家具。而他被下放改造的时候,他身边除了几床破棉被,就是满袋子的书籍。对于钱钟书先生而言,外物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内在的精神是否富足。
当人生中的一切事物从复杂回归简单,我们也才能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自己的生活。如何摆脱“鸟笼效应”?
1、断舍离
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曾写了一本书,叫作《断舍离》。书中的主要内容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整理物品来了解自己的生活,然后摆脱心中的混沌,让自己过上轻松幸福的生活。
当你环视家里一圈,你会发现自己家中有大量你现在根本用不到的东西,但是你却不会扔掉。这是因为你觉得这些东西都曾让你付出了时间、精力、金钱,所以你觉得即使没用,也要留着。
但山下英子认为:“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够按照自己是否需要来判断的人才够强大。”
将东西“是否真正需要”作为是否丢弃或者不买的主要参考标准,那么就可以有效摆脱“鸟笼效应”。例如,当你添置了一个大衣柜,然后你不自觉得去购物平台看衣服时,你将“是否真正需要”作为购买衣服的主要标准,那么最后你可能一件衣服都不会买。
2、重止损
我们可以为自己设置一条止损线,一旦我们触碰到了这条红线,我们就要做出改变。这样我们就不会因为“鸟笼效应”,一个劲地往里面投入。
例如,男友给自己买了一束鲜花,自己买了一个花瓶去装这束美丽的鲜花,后面为了不让它空着,所以定期去买花。我们这时候可以给自己定好每个月买花的金额线,如果发现自己花费的金钱超过这条线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把花瓶扔掉,及时止损。
这就是为了避免以后出现更大损失的保护性行为。当你逐渐习惯这个行为,自然可以轻松告别“鸟笼效应”。
3、做减法
“鸟笼效应”其实是一种典型的「加法思维」。它让你为自己的生活不断添加各种各样的东西,但却让你疏忽了最关键的一点。
例如,在你报名参加瑜伽课程后,你会开始思考要准备什么东西。然后你会想要准备瑜伽服、瑜伽垫等等东西,但是你却忽视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你能否坚持得下去?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因为「加法思维」,然后考虑过多的因素,导致我们最终无法判断出哪几个因素是最关键的,而做错决定。因此,当我们做一个决定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我们需要做减法,利用「减法思维」。剔除大部分无关紧要的因素,选择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为最终决定负责。这样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人生苦短,却常常有人过得浑浑噩噩,无非就是被“鸟笼效应”困住了!愿大家都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花费在重要的事情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