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就会想到自己失败后的种种窘迫。比如,你和自己心仪的女子刚刚开始相恋,便意识到你们这段感情可能不会有结果,于是你便开始焦虑和担心这种结果给你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为什么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心理学告诉你答案!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习惯性失败”,它是指,持续的失败,会让我们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我们就会对自己丧失信心,认为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成功,仿佛所有失败都是必然的。
但是,如果抛开一些客观因素不谈,成功与失败的概率是各占50%的,而在你的心目中,可能将失败的概率提升到100%了。那么,为什么你认为自己一定会失败呢?
1、因为你的目标“太高了”
我们之所以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可能并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好,而是从一开始就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比如,在读书时,我们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每门功课上90分,拿到全校的前十名。这个目标对于我们来说,极难完成。
所以,当我们没有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就会感到自己是失败的。即使自己拿到了全班的前三名,也不会有任何的开心。
因为目标太高,我们的心理压力就会被放到无穷大,而完美主义也会让我们更加地苛求自己,一旦达不到心里想要的目标,我们就会认为自己是失败的,并开始自暴自弃,甚至惩罚自己。
2、多次的失败经历引发的习得性无助
有生物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入玻璃杯中,然后将瓶盖盖住,跳蚤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的被杯盖子弹回来。慢慢地,跳蚤便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调节自己跳跃的高度。一周之后,生物学家取下玻璃杯的盖子,而跳蚤再也跳不出来了,这就是著名的跳蚤效应。
其实,跳蚤效应就类似于我们常说的习得性无助,它是指长期积累的负性生活经验,会让人丧失信心,继而丧失创造力。当我们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并没有获得我们想要的结果,尝试几次都失败后,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慢慢地就会放弃对成功的追逐。
接二连三的失败经历,形成了一个循环,我们就会在潜意识中觉得自己不行,不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于是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
如何打破失败循环?
从上述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之所以会失败,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自己过于苛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所引发的习得性无助。所以,要想打破失败循环,也该从这两点入手。
首先,给自己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当目标完成后,及时地给予自己一些奖励或鼓励,便能提升自己的信心,从而完成更大的目标。将一个大的目标分化为许多阶段性的小目标,然后一个一个的克服它们,慢慢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离最终目标越来越近了。
其次,要勇敢坚持。习得性无助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我们长期失败的经历所引发的对自身丧失信心。实际上,问题之所以会产生,还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毅力。要告诉自己,只有坚持才是胜利。如果方向对了,就应该坚持走下去,哪怕前99次都是失败的经历,也许再坚持1次,你就能够走向成功!
最后,勇敢地去尝试,不要还没开始就想着失败后的事,只要尝试过了,哪怕失败了,我们也不会后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