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斯特鲁普效应?
斯特鲁普效应指的是由于优势反应的干扰,个体难以迅速准确地对非优势刺激做出反应。...
斯特鲁普效应指的是由于优势反应的干扰,个体难以迅速准确地对非优势刺激做出反应。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聊聊对斯特鲁普效应的理解。
斯特鲁普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斯特鲁普提出,他在实验中发现,当命名用红墨水写成的有意义刺激(“绿”)和无意义的刺激词的颜色(“红”)时,前者的颜色命名时间比后者长。这是一个刺激的两个不同维度发生相互干扰的现象。
也就是说,当两个刺激同时呈现时,个体的心理会同时对这两个刺激进行加工,不会出现只加工这个刺激而不加工另外一个信息的情况。同时对两种刺激的加工程度根据刺激的强弱来定,呈现的刺激越强,心理加工的程度越高;呈现的刺激越弱,心理加工的程度越低。心理加工程度高的是优势刺激,心理加工程度弱的是非优势刺激。
这就是为什么原本我们很熟悉的人或者事物稍加变化以后我们就不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判断。比如前段时间网上有一段视频:孙女因为生病暴瘦几十斤,她假装顾客去外婆开的小卖部买东西,外婆没有将孙女认出来。这位外婆没有认出近在咫尺的孙女来正是因为受到了斯特鲁普效应的影响。在她的印象是孙女应该是白白胖胖的,而不是现在的瘦模样。
此外,斯特鲁普效应能够启动的原因在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思维定势也可以理解成惯性思维。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如果书上有错别字“大空”,那么我们大概率会把这个错别字忽略掉。因为经验告诉我们“天空”是正确的词汇,所以就没有给“大空”过多的关注。
以上是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斯特鲁普效应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社会性动物是什么意思?人是社会性动物吗?
- 下一篇:既自卑又自负是什么心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