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许可效应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表现?如何避免?
在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这段时间本来是打算减肥的,每天只吃两顿,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突然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应该补偿一下。结果在月底的时候又开始胡吃海喝,导致一个月的减肥计划破产。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道德许可效应。那么,道德许可效应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表现?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呢?一文了解一下!
道德许可效应是什么意思?
道德许可效应是指,当我们想要完成一个目标,并为之付出了努力后,内心充满着成就感。于是就会更倾向于去做和这件事的道德标准相反的事情来奖励自己。
道德许可效应有哪些表现?
1、将进步道德化,导致目标释放效应
一个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和进步,会让人很高兴。于是就有人认为,一旦取得了进步,就该给予奖励,这样会刺激我们继续努力来获取更大的进步。于是,一些人就会在进步后变得放纵,开始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目标释放效应,它是指人们在完成某个目标时所取得的进步,会刺激人们做出妨碍该目标完成的行为。这是因为,当我们取得进步的时候,大脑会获得一种愉悦和满足感,这种愉悦感和满足感会让我们暂停对目标的思考进程,从而沉浸在一种享受的心态中。因为这个思考进程正是推动我们追求长远目标的关键,所以如果我们的思维进程转移到了享受喜悦中,便无法完成这个长远的计划。而这种现象就叫作目标释放效应。
目标释放效应之所以会产生,不是因为进步本身的错误,而是在于人们进步后只是沉浸于成功后的喜悦,却无法坚持完成目标。因此,想要突破这个效应,我们必须将享受成功这种心态转移到继续努力完成目标上。
2、拖延:今天犯错,明天去弥补
道德许可效应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我们能够通过一套逻辑来说服自己。当我们完成了某个目标的时候,便开始对自己进行奖励。而这种违背道德标准奖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会让我们陷入自责和内疚。这样一来,为了缓解这种焦虑,我们又会采用今天犯的错,明天去弥补这种拖延心态去说服和安慰自己。然而,这样周而复始下来,我们依然什么事都干不成。成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便是这个意思,一个渔民去打鱼,本来要工作三天,他却只打一天的鱼,另外两天都以晒网为由休息,这样一来,三天过去了,鱼没打到几条,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如何避免道德许可效应?
1、不必事事都将道德和目标“捆绑化”
许多人深陷道德许可效应,就是因为喜欢将道德和目标捆绑化。就拿攒钱来说,其实一个人攒不攒钱和道德好不好没什么关系。但是一些人就是喜欢将攒钱道德化,认为只要不乱花钱,就是勤俭节约,就是道德良好。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在朋友圈看到了一篇“女人要善待自己”的文章,一下子觉得自己的道德感被撼动了,以前自己道德观都是“错的”,结果开始疯狂花钱弥补自己。这样一来,所谓的省钱计划就前功尽弃,我们应该理智地将目标和道德看作两个东西,不混为一谈。
2、提前制定好给予自己的奖励计划
不少人决定减肥后,又开始和自己死磕,说什么一天只吃2顿、1顿的,长久下来根本坚持不了。因为如果一点奖励都不给自己的话,自己就可能会没有继续努力的动力,从而更容易陷入道德许可效应。所以,我们不妨提前制定好计划,告诉自己,坚持减肥一周后,给自己买一条裙子,坚持减肥一个月后,给自己买一套衣服。这样循序渐进地奖励,不仅让我们更有奋斗的动力,也不会因为道德许可效应而破坏计划。
总的来说,道德许可效应是打破人们坚持目标的一个拦路虎,需要我们通过一些方法去打破它。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