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

发布时间:2022-04-30 14:11:36 家庭
​在心理学测试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内容是比较多的,大家也容易把它们给搞混淆。许多同学可能也会对科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那么,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文了解一下!...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在心理学测试中,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内容是比较多的,大家也容易把它们给搞混淆。许多同学可能也会对科尔伯格的“三阶段六水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那么,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具体内容是什么?一文了解一下!

600-心理健康-情绪

科尔伯格三阶段六水平

实际上,准确地来说,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应该是三水平六阶段,科尔伯格将道德发展理论6个阶段归属为3种水平,它们依次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

这一习俗水平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儿童。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已经具有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了,他们能从行动所引起的物质后果或是否能引起一些情绪上的反应的角度去理解这些要求。前习俗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行为所带来的物质后果,会让他们对这一件事作出相应的决定与判断。比如,孩子读书不认真,被家长狠狠地打了一顿,孩子十分痛苦,而家长通过惩罚让孩子服从。这个时期,孩子不会考虑到自己做某件事所带来的潜在后果,而只会考虑到会不会被家长殴打一类的物质后果。

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他人的需求与情感,也会用正当的行动去满足自己的需要。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更讲究对等、公正。但往往是从物质和实用的方向来表现的。比如,家长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孩子却要求家长进行物质奖励。这种情况就犹如商场里的交易关系,孩子与孩子之间,都是彼此的磨合、共同进步。

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的道德判断出现在青春期和成人的世界里,人们习惯用习俗推理的方式对行为进行道德评判。习俗水平主要包括2个阶段:

阶段三:自我进入社会中,扮演着社会中的重要角色。而个体会尽力保持与集体社会角色的和谐一致。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期待自己能够被集体接纳,和集体打成一片。在这个阶段中,人们对一个行为进行道德判断,是根据该行为对人际关系带来的后果,包括尊重、感谢和互惠来下判断的。在这一时期中,人们会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其所有的行为目的都是为了维持自身的角色形象,从而被集体所接纳。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指的是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会认为社会的要求胜过自己的个人要求,这个时期的人,在对一个人下判断时,往往会从法律、道德、教义等方面入手。

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它包括道德发展的第5、6个阶段。

第五阶段,个体拥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法律只被看做一种社会契约。个体会认为,那些不符合社会总体利益的法律应该被修改,应该达到符合更多人的利益,这个阶段更强调以人为本和个人主张。

第六阶段,第六阶段是基于第四阶段的一种道德推理,但却超越了它。该阶段的理论认为,只有基于正义的法律,才是有效的。不符合道德和正义的法律就不必服从。同时,它也超过了第五阶段,认为社会契约并非义务,整体而言,这个阶段的道德更强调正义。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