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疲劳是什么意思?决策疲劳的原因和机制
很多人都听说过决策疲劳这个概念,它是指人们在决策的过程中遭遇到的一种“疲惫状态”。在心理学研究中,将决策疲惫看作是一种自我损耗的状态。那么,决策疲劳的原因和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决策疲劳的原因和机制
一、什么时候最容易发生决策疲劳?
1 、选项较多的时候
研究发现,当可供选择的选项较多的时候,更容易出现选择疲劳。比如,你是一位漂亮的女生,在你的身边,有许多优质男性的爱慕和追求。这个时候,你想在众多优质的男性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就比较的困难。相反,如果追求你的男生只有两个,那么你选择的空间就会变小,做出决策的时间也会缩短。
2 、重复决策的时候
调查发现,人们在面对重复决策的时候,更容易发生决策疲劳。比如,医生在给一些需要安排手术病人安排手术的时候,不同的时间也会出现不同的决策倾向。一般而言,在医生值班期间,他们对第一位患者安排手术的概率会超过最后一位同样疾病的患者。
这是因为,人类在非疲倦状态下,更有可能做出最优化的决策。而在疲惫的状态下,人们的决策往往会朝着更加简化的方式进行。
医生每天要接待大量的病人,他们在反复给病人进行决策的时候,也会从刚开始的最优解,慢慢地转变为最简单、低风险的决策方式。
二、为什么会发生决策疲惫?
研究发现,成年人每天平均要做出35000 个决定,人们在大量的决策选择中,就难免会感到疲惫。我们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去抵御日常生活中的种种刺激,而在自我控制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出现自我损耗。
而在自我损耗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当我们的情绪从最初的愉悦转变为厌烦时,就可能会对一些问题采取回避反应。另外,人类在自控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当血糖水平降低时,我们的意识就无法有效地调动大脑,自我调节就有可能失败。
三、如何解决决策疲惫?
1 、缩小决策范围
当你不知道该如何决策的时候,不妨先缩小一下决策范围,淘汰一批选项。因为当你面临的选择只有A 和B 时,或许你就能最快速地作出决策。
2 、将决策分类,简化思维过程
我们在做一些复杂而又繁琐的决策时,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解决问题的计划。比如,制定一个问题表格,将这些事情按照重要和不重要的次序依次列好。先解决掉那些最重要的决策,再解决次要的抉择,最后解决那些不重要的决策。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或紧急程度来调配自己的决策时间,也有利于我们简化思维过程,提高办事效率。
3 、合理安排决策时间
许多人都有拖延的习惯,喜欢把许多问题拖延集中到某一个时间去完成,等到时间不够了,就草草应付了之。实际上,利用拖延的习惯,合理的安排决策时间,更有利于我们解决问题。每天把重要的事情先解决了,如果时间不够,就将那些次要的问题拖延到明天解决。这样均摊时间后,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决策效率不仅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提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