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过度合理化效应名词解释,过度合理化效应例子

发布时间:2022-06-13 14:03:36 家庭
过度合理化效应名词解释:人类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推断出一个态度,而增加外因会导致人们改变这个态度。同时,贝姆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过度合理化效应是由贝姆提出的一个理论,它是指,类会根据自己的行为推断出一个态度,而增加外因会导致人们改变这个态度。同时,贝姆认为,不必要的报酬有时候会带来一些隐性的代价。

具体地表现为:

当人们在没有报酬或强迫的情况下而去做某件事,他们就会下意识的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对这件事的兴趣和爱好。

当人们的行为有一定的报酬后,他们就会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为报酬,这样就会削弱他们的自我知觉——为兴趣而做事。

过度合理化效应例子

一位老人独居在一栋安静而又舒适的老房子里,某一天,来了一群吵闹的小男孩在这里玩耍,打扰他休息。无论老人怎么劝说孩子都没用。后来,他将这群男孩叫到了家门前,他告诉男孩们,他喜欢听他们吵闹的声音,并许诺明天如果再来的话,会给予他们10美元的酬劳。

刚开始孩子很高兴,于是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吵闹。但是,老人每次许诺孩子的金钱报酬都在不断地递减,从刚开始的10美元,变成5美元,2.5美元。到最后只有1美元了。最后,无论老人怎么恳求孩子们来他家门前玩,孩子们都不愿意来了,因为老人给的酬劳实在是太低了。

老人用外部的报酬控制住了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来屋子外玩是因为老人的报酬,这便是过度合理化效应的例子。

通过过度合理化效应,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态度还没有完全定型的时候,我们做出的行为反应,会通过更可接受的态度来指导。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方面,我们需要保持自我觉察,避免外部力量吞噬掉我们内在的决心;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善用这个理论来达成一些目的。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