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父母的伤痛影响孩子成长,如何避免父母带给自己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3-10-20 15:58:48 家庭
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好好照料、受到过创伤(如被情感忽视、被言语暴力、被打骂)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意无意的模仿与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甚至会延用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父母的伤痛影响孩子成长,如何避免父母带给自己的影响?这篇文章为你解读。...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不喜欢妈妈过度的控制和干涉我,结果我现在也像当时的妈妈那样,会偷偷的翻看女儿的日记本;

讨厌幼时妈妈把情绪发泄在无辜的我身上,结果我现在总是会把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让没有犯错的孩子承受我的怒火。

你可能发现父母的不良应对模式和关系困境也会反映到你的身上,明明你在心里无数次呐喊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结果你还是无意识地走上了和他们相似的道路。

这并不是逃脱不了的命运,也不是家族诅咒。心理学中对于此类的困境有一个专业说法——“创伤的代际传递”意思是指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好好照料、受到过创伤(如被情感忽视、被言语暴力、被打骂)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有意无意的模仿与重复父母的行为模式,甚至会延用父母的不良教养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600-心理健康

父母的伤痛影响孩子成长,如何避免父母带给自己的影响

一、代际创伤是如何延续的?

1、创伤可以遗传

创伤研究专家Rachel Yehuda对经历了集中营和大屠杀的幸存者及其子孙进行了调查,发现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幸存者,他的孩子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是普通人的三倍,这一现象甚至会延续到他的孙辈之中。

即使孩子没有遭受过创伤事件,创伤应激障碍也可能通过遗传获得。过往的创伤有时会在一个人的基因上留下痕迹,传递给下一代人。

2、潜意识的传递

创伤会通过潜意识传递给下一代。如果父母没有能力消化自身的负面情绪,他们会把情绪和伤痛传递给孩子。

比如,《都挺好》里面苏明玉的妈妈,对苏明玉特别的冷漠和无情。归根结底,是因为苏母从小就生活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她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受到了非常大的委屈。她的父母为了把她弟弟的户口转到城里,无视她的意愿,逼迫她嫁给了城里有房的苏大强。

苏母是受害者,但她也让女儿成为了自己的受害者。这是因为她过往受到的伤痛并没有消化掉,她内心依然充斥着愤怒、憎恨和无助,她没有足够的情感空间来考虑女儿的需求,因此很难对女儿感同身受,甚至会把情绪宣泄在女儿身上。

此外,她可能潜意识里无法接受“父母不爱自己”这一事实,于是她把自己受到的伤害投射到了女儿身上,“同样都是女性,为什么你可以享受那么好的待遇?只有你像我之前那样生活,你才知道我有多么不容易!”

3、向攻击者认同

“从小,我就发誓一定不能成为我母亲那样子唯唯诺诺、胆小懦弱的人,结果,我现在变成了当初我最讨厌的母亲的样子。”

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这和“攻击性认同”有关系。心理学家认为,我们会模仿和学习经常攻击自己、让自己害怕和讨厌的人。

我们会无意识的认同他们的看法,复制他们的行为,即使他们的行为曾经伤害过自己。事实上,我们模仿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伤害其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

有些人,认同攻击者是为了保护过去那个弱小的自己。

比如,从小被父母打骂和嘲讽,现在的我也会采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是因为我只有把这些攻击性很强的行为理解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和关心,才能接受父母不够关爱自己的事实。

一旦我对孩子使用鼓励肯定式的教育,我就要面对从前那个可怜、孤独、无助的自己。

还有些人,认同攻击者是为了守护现在的自己。

因为害怕重蹈覆辙,再度体验幼时弱小者的身份,于是,他会拼命的模仿父母强势的那一方,来避免自己再度在关系里受到伤害。

比如,一个被虐待长大的人,他可能会拼命的锻炼身体,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在亲密关系中用这些技能和知识来回击对方,只为保护自己不被伤害。

4、强迫性重复

“我不想找像我爸那样不负责任、花心的男人,我也不想成为我妈那样整日以泪洗面、过度依赖男人的女人,但我的每一任男朋友都和我爸很相似,我也沦为了和我妈相同的境地。”

有些人会不自觉地延续父母遇到的困境,反复的把自己置身于过往类似的创伤环境中,这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存在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我觉得自己对父母的行为要负一定的责任,但我没有做到。所以我需要受到惩罚,而被惩罚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进入到一个类似的关系中;

第二,我希望改变结果,我想自己亲手创造一个好的结局 ,以此来证明我不是无能为力的。

二、怎么切断代际创伤?

1、站在父母的角度,理解父母的缺失

你可以试着把自己代入到父母的角色中,结合他们的成长背景、生活环境去理解他们的感受。

当你能够意识到父母的不良行为和对你的伤害在很大程度上与你无关时,你的自责、内疚和怨恨会减轻。

此外,你也能够进一步理解,父母虽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般温暖,但他们可能确实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最好”。只是,他们有时没有从过往的伤痛中走出来,所以他们会对你夹杂一些额外的情绪。

2、培养自己的觉察和反思能力

对于当下你所面临的困境,你可以采用正念的心态去进行觉知。

不带任何评判的把注意力放在此时此刻,观察内在的情绪和想法,如实接纳它们的出现。

比如,当我提醒孩子很多遍,他还不愿意睡觉时(事件),我会感到特别的烦躁和焦虑(情绪)。我觉得他一点都不懂事,就是故意和我作对(想法),然后我会大骂他一顿(行为),直到他按照我说的做。有些时候,他会对我大哭大闹,弄得我们两的关系很僵硬(后果)。

如果你存在上述案例这种情况,你可以试着去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做一个确认。这可以提醒你此刻的想法只是想法,不是事实,从而更容易让你从情绪化的状态进入到心智化的状态中。

同时,你可以进一步的反思:

为什么孩子不愿意按我说的做?(如孩子白天睡多了,孩子还想玩等)

为什么我会特别生气?这件事情让我联想到了童年的哪些场景?(我过于生气是因为我认为孩子故意的,我想到了小时候父母也这么说我,他们对我很没有耐心)

如果一直这么处理,最终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疏远我)

我采取的方式是最好的解决方式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我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不给孩子贴标签)

3、找回自己的选择权

“反正我会变得和妈妈一样,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当你陷入到和父母相似的困境中时,你可能会有一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你可能会对自己的未来失去希望,并从中体会到一种莫大的悲哀。

不可否认,彻底的切断代际创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事实是,你仍然可以在旧的模式中,慢慢的练习新的模式。

尝试多给自己做一点心理建设,告诉自己:“我能在过去那样的伤害中,坚持下来,真的很厉害。我现在已经变得比之前更强大了,我不再那般的弱小,我知道自己拥有某些优势和资源。在必要的时候,我可以向专业人士求助,我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走出过往的创伤。”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