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什么意思?应用及启示?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期望效应,即对人们的期望值越高,他们的表现也就越好。效应的提出源于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于60年代末期的一个实验。他在一所学校中进行实验,先对学生进行了一场智力测验,随后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一份名单,告知这是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实际上,名单上面是随机挑选出来的学生,并无特殊之处)。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再次对原来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在名单上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理论基础
1、罗杰斯人本主义理论:学生是具有主动性的个体,可以通过外部的激励而不断完善自己;
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期望与赞美是满足需要、激励人自我实现的有效方式;
3、巴甫洛夫的阳性强化法:该理论认为,人们会因奖励而加强为他人所赞赏的行为;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强化是使学习行为表现的必要因素。教师的激励对学生的行为形成外部强化。
生活应用
1、父母对孩子应心怀期待,多表扬、多赞美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在日常相处中,若是孩子有表现得好的地方,就可以多表扬。那么孩子就会在赞美声中,强化这种好的行为。另外,父母的鼓励式教育也可以使孩子无意识地就朝着父母期许的方向努力,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我看到生活中,有不少父母在孩子表现不好或是学习成绩不良的时候,动辄就对孩子进行打骂,说孩子是个笨蛋,教不会之类的。殊不知这样不但不会使孩子进步,反而会让孩子在责骂声中,认为自己就是父母嘴里所说的那种人,认为自己真的很笨,没有能力做好事情等,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变得内向孤僻、碌碌无为了。
2、工作中,领导对下属要多肯定
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时常见到领导动不动就责骂下属:你怎么这么笨啊!你能做什么!你就不能让我满意一次吗!虽然司空见惯,但这种行为既不尊重下属,同时也达不到领导想要的效果。其实如果领导想让下属表现更好的话,表扬和肯定或许才是更好的沟通方式。当领导在交代一项任务时,若是能够给下属一定的肯定和希望,下属就会感受到领导的期许。从而为了不让领导失望,就会朝着领导所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就会随之诞生。即便这名下属的能力可能会不尽如人意,但夸奖的方式也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的所有潜能。
对个人的启示
因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存在,所以我们在受到他人表扬的时候,就会表现得更好;而受到他人批评或是其他负面看法时,可能就会表现得更差。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自己,时常给自己传达正向的信念。这样,即便在受到批评时,我们也能保持自己的心理动力,不让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失败。
- 上一篇:鸟笼效应(鸟笼逻辑)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下一篇:自我服务偏差的主要成因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