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缓解由此引发的焦虑?
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原本是一件好事,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更科学地规划生活。可是,过度担忧自己的身体,老担心自己患有某种疾病,从而导致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这种总怀疑自己患有某种疾病,即便就医没查出任何问题也无法打消其心理焦虑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疑病症。
一名高中老师,咱们暂且称其为A。A原本生活正常,身心状况也较好。可有一天,A的一名同事因患有某种重大疾病,导致不得不暂停工作回家修养。A和这名同事的关系还不错,所以在这名同事暂停工作时,他偶尔会去看望下同事。看着同事痛苦、难受的样子,A心里也不舒服。回到家后,他的脑海里就一直在回忆刚刚同事那副患病的样子。突然有个念头在其心中出现:他好可怜啊,我应该不会得这种病吧。他没有想到这闪过的念头竟然在他的脑海里扎了根,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他天天担忧自己也患有同样的病,并且总能在自己的身体上发现自己患病的“证据”,于是他开始渐渐焦虑,这种焦虑也渐渐影响了他的生活。A表现出的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疑病症表现。
疑病症的成因有很多,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点:
1、性格因素
与性格洒脱、开朗乐观的人相比,性格中带有敏感、内向、脆弱、固执等这些特征的人,更容易患有疑病症。他们会过度思考,对自己身上出现的现象过度解读,于是越想越害怕,并最终导致疑病症的出现。
2、环境因素
有时,人们若是看到身边有人因某种疾病正饱受痛苦或死于某种疾病,就会担心自己也步其后尘。与此同时,若是看到这类人正频繁就医,听到他们所说的关于疾病的各种情况,就会更加引发自己内心关于疾病的恐惧,长此以往,就诱发了疑病症。
3、躯体因素
处在某种特殊时期,例如青春期或是更年期时,人们的躯体感觉容易出现某种变化。对这些正常生理现象若是不能理性看待,而是产生某些错误认知的话,也有可能会促使疑病症的出现。
4、心理因素
部分学者认为,疑病症起因于知觉和认知异常。患者的认知系统会对一些躯体感觉和变化做出不恰当的解释,导致疑病观念。
疑病症如果不加管束的话,轻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则甚至会引发真正的身体疾病或心理疾病。那么我们如何缓解这种,因为疑病而导致的焦虑呢?
1、转移注意力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疑病这方面的倾向后,在医院已经明确无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我们就可以找些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埋头工作,或是做一些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使自己没有多余经历去胡思乱想。
2、找旁人倾诉
当觉得自己有疑病倾向后,就可以找自己的朋友或是家人,向其展露出自己的这些想法。当你闷在心里时,这些想法或许会持续发酵,愈演愈烈。但当你说出来时,这些想法可能就会不攻自破,因为你越说越找不到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这种疑病思想。并且,即便仅仅只是说出来,对内心的焦虑和压抑,就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