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快来看看!
心理学界有许多著名学者,而班杜拉是其中最闪耀的几颗星之一。他是新行为之一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为心理学界留下了不少珍贵理论。今天我们便来一起看看,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
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模仿的方式,从他人的身上学到行为,而不一定需要自己亲身经历。他把观察学习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指的是我们想要学习某件事,就必须先对其进行关注。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如果不去特别注意的话,我们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即便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知识存在。想要学习,我们就必须要专注于某件事情。例如说,我想学习电脑知识,我就必须要通过观察别人是如何使用的,我才有可能学会,仅仅只是粗略地瞟一眼,是学不会任何东西的。
保持过程,指的是我们注意到某个事情后,我们就需要将通过注意获取到的信息保存在脑海当中,为后续的学习过程打好基础。
再现过程,指的是我们将脑海中保存下来的信息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由于我们事先已经在脑海中保存了所学事情的信息,所以此时我们就可以通过回忆来记忆起这些信息,并把它们表现出来。
动机过程,指的是我们将行为再现后,是否在之后继续表现出该行为,还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如果行为表现出来收到了较好的反馈,那么我们就会有继续表现该行为的动机,从而再次将该行为表现出来。
自我效能
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自我效能”的概念。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得到满意结果的预期。若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越高,那么个体就倾向于付出更大的努力。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说服是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三个因素。
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最大。如果一个人经常经历成功,那么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越来越高,他就会认为自己能够掌控一切,任何事物只要自己付出努力就可以获得;可如果一个人时常遭遇,那么他的自我效能感就会越来越低,从而贬低自己,认为自己努力了也没用,进而自暴自弃。
替代性经验,指的是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它也会影响到自我效能的形成。如果我们看到一个和我们水平差不多的人做某事成功了,那我们也会认为自己有很大的可能做成某事;而如果那个人失败了,我们也会认为自己很可能在这件事情上失败。
言语说服,指的是通过建议、劝告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当我们身边的某个人自我效能感低,不相信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劝导他们,通过一些举例或是道理,来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的理论主要内容有哪些?大家现在是否更加清楚了呢?虽然班杜拉的理论有一些缺陷和局限性,但这些并不能抹杀他理论的珍贵性。他的理论丰富了心理学这个领域,给后世带来了巨大影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