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认知失调?如何调整?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中的一种,它最初是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其著作《当预言失灵》中提出的理论。该书讲述了:一群末日派教徒在其领导人预言地球灭亡失败后,为了缓解心理失调而去接受新的预言“外星人因为他们的祈祷宽恕了这个星球”的神奇现象。
所谓的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与自己先前一贯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分歧,从一个认知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时所产生的不适感和不愉悦的情绪。
为了消除或减少由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和心理紧张,人们只能通过减少不协调认知的成分、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或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让其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产生矛盾的方式来行动。
认知失调在外人看来,就像是自欺欺人一样。比如末日教徒在其领导人预言失败后,为了缓解认知失调带来的痛苦,选择用自欺欺人的方式来相信这是外星人已经宽恕了这个星球的虚假预言。
在现实生活中,认知失调也很是常见,特别是在单相思的感情中,爱慕者对被爱慕者无比痴情,却屡屡被被爱慕者拒绝、羞辱。但是,在爱慕者眼中,被爱慕者的拒绝只是在考验TA。被对方羞辱也只是对方对自己的一种考验,只要自己坚持下去,便一定能获得对方的芳心。
实际上,认知失调之所以会产生,可能也是因为我们不能接受自己长久以来的认知错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协调认知的方式来欺骗自己。
那么,认知失调到底该怎么调整呢?
1、坚持原则:我可能是错的
根据前文所述,我们的认知之所以会失调,可能是因为我们不能勇敢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的存在,才会让我们总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实际上,任何人都不能100%地保证自己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是对的。即使是科学家、思想家也是如此。
而我们的一些观点和信念,是基于我们过去数十年的认知和想法,对外界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后得到的产物。而它与我们的经历、思想以及各个方面都息息相关。可能换一个人,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当作唯一或绝对正确的,应该坚持一个原则:我可能是错的。
2、冲击原则:和不同的人交流
认知失调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我们长期地被某种固性思维所影响。比如,单相思者可能就会有这样一种固性思维:“我喜欢的人就应该喜欢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固性思维,可能是因为单相思者的某些亲朋好友也会有过类似的观点,受到他们的影响,单相思者也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要想改变,最好的办法还是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当你听到许多反对声的时候,就可能会更倾向于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和保持中立了。
3、试着推翻自己的认知
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把我的观点推翻,会怎么样?那样会构筑出另一个怎样的观点?然后,想办法将这个新的观点与旧的观点结合,找到它们彼此的相容之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认知事物。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