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型人格形成原因,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危害?
回避型人格也叫逃避型人格,严格来说这是一种人格障碍,但是在生活中我们通常把社交能力差、自我评价较低的人看作是回避型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回避型人格形成原因有哪些?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危害?这篇文章带你了解。
一、回避型人格形成原因
1、在家庭中受打击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受到了打击。有人认为,如果孩子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那么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意识,认为“我是一个不值得被爱的小孩”。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孩子在原生家庭中遭受打击和嘲笑,势必会形成消极、扭曲的认知模式:连父母都不爱我。从而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他人的爱,主动回避社交活动,形成回避型人格。
2、成长中经历过挫折
回避型人格形成的原因还有可能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挫折事件,如果多次经历挫折事件,并且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就有可能形成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在反复经历失败、挫折之后,容易形成一种对未来丧失信心的感觉,认为自己无能力为,不相信自己能够改变结果。
所以如果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多次经历挫折,就有可能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不愿意去主动尝试,不愿意积极应对,形成了回避型人格。
3、消极的自我暗示
无论是在家庭中遭受打击,还是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其他的挫折,个体都有可能会养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的习惯,回避型人格的形成可能就和这种消极暗示有关。
经历了打击和挫折之后,有人会形成一些消极的自我暗示,比如“我不值得被爱”“没有人会真心爱我”“我什么也做不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自我暗示都可以看作是不合理的认知,会导致负面情绪的加深。
带着这些负面情绪,就很容易让人形成回避型人格,不愿意与人接触,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合理地认识自己的水平。
二、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危害?
1、严重的自我贬低
回避型人格的危害之一是这类人会有严重的自我贬低倾向。因为他们打心底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认为自己有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勇气,所以他们会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否定自己、贬低自己。
2、难以融入社交活动
如果问回避型人格有什么危害?那么难以融入社交活动也算得上是一个答案。因为回避型人格者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所以排斥社交活动。他们有社交焦虑之类的问题,担心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别人的非议,所以对社交活动有很大的抵触情绪。
3、影响学习工作效率
回避型人格的危害还体现在学习工作的效率低下,这其中的原因也离不开他们对自己的否定和怀疑、难以和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回避型人格者甚至很难完成自己的学业,或者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回避型人格形成原因主要是在家庭中遭受过打击、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挫折和个人消极的自我暗示。回避型人格的危害主要有自我贬低、社交困难、效率低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