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受害者思维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0-08 11:56:00 家庭
​受害者思维是一种弱者心态,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容易怨天尤人。既然受害者思维是一种心理状况,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受害者思维的根源是什么?受害者思维又是什么?...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受害者思维是一种弱者心态,总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认为自己的痛苦都是他人造成的,容易怨天尤人。既然受害者思维是一种心理状况,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受害者思维的根源是什么?受害者思维又是什么?

600-心理健康-情绪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受害者思维是什么?

1、原生家庭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可能是原生家庭,比如说拯救者心态的家长就很有可能会培养出一个受害者思维的孩子。有拯救者心态的家长通常有强烈的助人情结,所以总是会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事务,殊不知这会让孩子的自主能力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

当孩子长大后发现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会产生受害者思维,认为是父母对自己的溺爱害了自己,认为是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让自己如此痛苦。

2、角色转变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还有可能是角色转变,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一方原本是拯救者心态,总是为对方考虑、为对方付出。但是如果长时间的付出都没有收到回报,就有可能从拯救者的角色变成受害者的角色,抱怨对方:“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为什么要让我这么痛苦?”

3、自我防御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也有可能是内心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这实际上能够帮助受害者逃避责任。比如有的人会放大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影响,认为“之所以我现在这么糟糕,都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够好”,这就是用受害者思维来进行自我防御,逃避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让自己的内心好受一点。

受害者思维的根源可能是原生家庭,也有可能是个人的角色转变,还有可能是自我防御机制。受害者思维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把所有的过错都归结于他人。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