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分离焦虑症?幼儿园分离焦虑小妙招

发布时间:2023-10-20 16:22:21 家庭
很多妈妈抱怨:上幼儿园的孩子,一直在哭着要妈妈。从心理学来看,这是因为孩子有“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症一般是指孩子与依恋对象分开后,因不愿分离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孩子一般会出现哭叫、社会退缩等行为。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分离焦虑症?分享5个幼儿园分离焦虑小妙招。...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很多妈妈抱怨:上幼儿园的孩子,一直在哭着要妈妈。从心理学来看,这是因为孩子有“分离焦虑症”。分离焦虑症一般是指孩子与依恋对象分开后,因不愿分离而产生的一种焦虑情绪。那么,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分离焦虑症?分享5个幼儿园分离焦虑小妙招。

600-家庭教育

有“分离焦虑症”的孩子,一般会出现哭叫、社会退缩等行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头晕、胃疼等躯体症状。这也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但是,有的成年人在与一些至亲好友分离时,他们也会出现这种症状。

“分离焦虑症”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的作用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遗传对“分离焦虑症”的影响。一方面,有“分离焦虑症”的人往往是那种敏感天赋比较强烈的人,他的情绪敏感性非常强。另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如果父母患有焦虑症,对孩子的焦虑情绪也会有影响。

2、后天环境的影响

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给与孩子无条件的爱和安全感,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依恋”情感。而“依恋”情感形成的关键期主要是0-3岁。3岁后,父母爱孩子的方式必须有度。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包揽孩子的所有事情。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有八个阶段。在学龄初期,即3~6岁的时候,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是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如,我们会看到有的孩子把球仍出去,当大人帮着他把球捡回的时候,他会不高兴,要求大人把球放回原处,然后自己再缓缓的走到球前去把球捡起。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鼓励孩子的行为,可以帮助孩子形成主动性,孩子将来会成长为一个独立、负责、勇于创新的人。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进行否定,孩子就会失去自信,他的主动性就会比较差,会过度依恋父母或其他抚养者。这种依恋性比较强的孩子,他的适应能力和社交能力都会比较差,一旦离开自己所熟悉的人和环境,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虑情绪。

“分离焦虑症”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学龄期的孩子,我们必须尽量帮助孩子进行改变。以下几条分离焦虑小妙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科学关爱孩子

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多关注孩子行为习惯,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请教心理老师或心理医生,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同时,父母或其他抚养者对孩子的不良心理和行为要多包容、理解。

2、鼓励孩子的主动性行为,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父母对学龄期的孩子,要学会适当放手,鼓励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动性行为,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可以从吃饭、穿衣、洗澡等方面来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3、学会代币奖励法

选择一种孩子喜欢的、有兴趣的、有价值的事物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奖励。如,你可以跟孩子约定,只要他在幼儿园里呆2个小时,他就可以得到一张喜爱的动画卡通图片。

如果他所呆的时间超过了约定,每多呆两个小时,就可以多得到一张卡通图片。当他手中的卡通图片的数量达到20张的时候,你还会送一份礼物给他或者带他去吃他喜爱的美食。用这种代币奖励法,可以让孩子慢慢适应离开依恋对象,勇敢面对新环境。

4、适度陪伴

有的孩子对父母或其他抚养对象的依恋程度可能比较严重,你们最好抽一段时间去幼儿园陪伴他,帮助他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人。这种方法需要你们提前和幼儿园的领导、老师进行沟通,才可以得到落实。

另外,你还可以跟幼儿园老师沟通,让老师帮孩子找一个各方面表现都相对比较好的同伴,来引导、陪伴孩子。因为同辈群体对孩子具有非常重要的“榜样”作用,孩子会模仿同伴的行为。

5、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需要朋友,你可以平常多带孩子去见陌生人,多鼓励孩子主动去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让孩子在团体中更合群。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