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母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前段时间,有位多年的好友找我倾诉,说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感觉心理很不平衡。但是自己很怕说出来以后别人会觉得她斤斤计较,她自己查资料发现自己属于圣母型人格,总想着讨好别人。我当时告诉她,可不能因为自己符合某些人格的某些特征,就轻易给自己贴上某类标签。话虽如此,我清楚的知道,圣母型人格并不少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谈谈圣母型人格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心理学家把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他 (她)们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在家人、朋友或者同事身上,甚至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的行为,就会觉得非常愧疚。
一、有条件的爱
我相信很多父母常常认为自己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不追求回报的。但不可置否的是,只有少数父母能够真正做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大多数孩子从父母那感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
英国客体关系理论大师唐纳德▪温尼科特在研究母亲和孩子的关系时曾强调自体形成时环境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母亲的照顾,最初母亲本身就是这个促进发展的环境。也就是说在儿童时期,家庭主要养育者(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自我的认识。
如果父母给予的爱是无条件的爱,即无论孩子做什么都全心全意地爱孩子,即使孩子犯了错也不妨碍他们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很自信,内心会非常踏实。因为他们知道有父母的爱在后面支撑,在外面遇到多大的风雨都无所畏惧。
如果父母给予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即在孩子满足自己的期待和愿望,做出符合自己标准的行为时才给予孩子他们的爱。在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条件或使自己失望时暂停或撤回自己对孩子的爱。那么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没有安全感,因为从父母那所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是需要自己努力迎合父母的期待才能得到,并且随时可能失去。长大后他们也会认为,自己要努力去满足他人的需求才能得到他人的爱,更有可能发展成圣母型人格。
二、严格的内在父母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曾对“评价源”这一概念进行过描述。他所认为的“评价源”包括内、外两种,内评价源是指通过评判自己的行动、工作、成就及行为举止来进行评价,外评价源是指通过获取他人对自己评价的信息来进行评价。
圣母型人格的人通常采用的是外评价源,他们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和对自己的评价,并期盼通过为他人付出的形式来获得外部对自己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他们早已在与父母早年的互动中习得了有条件的爱的相处方式,并不断将其内化,即使长大后没有在父母身边,也有一个严格的内在父母在影响着自己成年后的生活。
三、 社会思潮
社会思潮(尤其是上一辈的妈妈们)崇尚奉献和牺牲,母亲为家庭奉献,为丈夫和孩子殚精竭虑牺牲自己的时间,故而我们歌颂母亲为伟大的母亲。电视剧《小欢喜》中陶虹饰演的宋倩就是圣母型人格典型的例子,为了女儿付出了自己所有,最终女儿英子因不堪承受妈妈对自己的“好”患上中度抑郁症和焦虑症,做梦都想逃离妈妈。
正如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所描绘的: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他人的眼光中,而属于她自己的真我则是空无一物,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某种角色,被别人的眼光所定义,通过种种外在的文饰扼杀了原始的本真和素朴。每个圣母型人格的人都要学会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我。
- 上一篇:圣母型人格如何改变?
- 下一篇:犯错误效应是什么意思?有何启示?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