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儿童自我状态是什么?有哪些表现?

发布时间:2021-12-29 17:49:37 家庭
我们经常听到成年人说要保持一颗童心,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有时候脑子里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有时候和朋友一起玩感觉回到了童年那般快乐的感觉。这其实就是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我们经常听到成年人说要保持一颗童心,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子,有时候脑子里会冒出一些奇思妙想,有时候和朋友一起玩感觉回到了童年那般快乐的感觉。这其实就是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

心理学家伯恩将人格分为了三种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指的是一个人以自己儿时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出行为。儿童自我状态比父母自我、成人自我更充满精力。 

儿童自我状态的形成:

如果说儿童自我状态是一间小屋子,那么它就是由童年经历的一件一件事情搭建而成的,包括小时候我们经历事件的过程中体验过的所有情感。小孩子可能只具备最基本的几种情感,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的内涵逐渐丰富,并且会发展成更复杂的行为模式。这些基本的行为成为我们日后的处事方式,发展为自我的一部分。

于是当我们成年以后,某些特定情形或事件的出现和发生,就会激发自我中的行为模式,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产生一些和小时候一样的想法,做出一些和小时候一样的举动。

儿童自我状态又分为自由型和适应型:

这与儿时的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如果父母经常控制孩子、责怪孩子,孩子就容易变成适应型,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服从和讨好父母,孩子容易把情绪都积压在心底。这样的孩子常常内心充满担心和焦虑,这会影响他们长大以后的性格。适应型儿童状态能让人在成年以后更好地遵守规则制度,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遵守父母制定的规矩。

而如果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以同情和鼓励为主,那么孩子则会表现得活泼、天真,能够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发掘自己的创造力。但也容易像孩子一样以冲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这就是自由型的儿童状态。

具体事例:

例如小时候特别怕下雨天打雷,一打雷就会钻到桌子底下,长大后一听到打雷也会想要往桌子底下钻,但是更高级的理智会告诉自己“我在屋子里,打不到我的头上”。即便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还是会在听到雷声的时候产生恐惧的感觉,这就是儿童自我状态的影响。

再比如有的孩子小时候没有从家人那里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可能婴儿时期想喝奶但是没有人喂奶,或者想要父母抱抱的时候没有得到,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很难感受到安全感。于是孩子成年以后每次恋爱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当他们需要的关爱的时候,对方如果不能及时满足他们,他们就会产生小时候的失落感。

总而言之,儿童自我状态是每个人自我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更多地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有效率地工作、生活。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