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著名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心理学中有不少著名实验,它们的存在为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实验中,又有一个极具争议性的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为何引人注目?又为何让人诟病?下面,便跟随小编来一起看看吧。
心理学著名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
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在1971年的夏天,和同事们在某大学的地下室搭建了一个仿真的监狱。随后,他们征集了24名心智正常、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并告知志愿者需要坚持完成14天的实验,报酬是15美元。
实验正式开始,心理学教授及同事们将被试分为两组,每组12个人。一组扮演狱警角色,而另一组扮演囚犯角色。为求真实感,扮演囚犯的12个人被“警车”押送到监狱,并按照入狱的常规流程走了一遍。
在第一天晚上,狱警们就开始展示自己的权威。他们让囚犯半夜起来排队,以确认自己是否在其中拥有威信。如果有不服从的囚犯,他们便惩罚其做一些体罚。如果囚犯有所不满,便加重处罚程度。
这样的待遇自然让囚犯们感到不满,于是在第二天他们开始抵抗,可是抵抗却遭到了狱警们强有力的打压。狱警们开始动用一些装备惩罚囚犯,囚犯只好服从。看似一切恢复了平静,实则狱警和囚犯之间的隔阂越来越深。
在后面的几天内,囚犯的生活越来越难熬。因为狱警的手段越来越残暴,他们甚至会把囚犯当做真实的罪犯来对待,对其拳打脚踢。而囚犯呢?他们越来越适应自己的角色,以至于逆来顺受。
这个实验在开始后的第六天被终止,因为此时场面已经失去了控制。囚犯出现了严重的精神时常,狱警则深深陷入自己的角色当中无法自拔,出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考虑,心理学家叫停了这个实验。
虽然这个实验只进行了短短五天,却带给了人们很大的震撼。它告诉了人们:
1、人们缺乏足够的理性
在外人看来,志愿者在明知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角色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入戏太深呢?这种想法建立在人们的理性思维之上,但很可惜,人们的理性思维并非任何时候都能发挥效用。
在二战期间,纳粹党做出了很多泯灭人性的事情,比如把人活活烧死、打死等等。在战争过后,那些纳粹党的人被审问时,很多都对自己的行为并无悔意,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执行任务,而执行任务是天经地义的。
同样,在斯坦福监狱实验中,志愿者为什么会想不到自己只是在演戏?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执行心理教授的命令而已,于是一切都被合理化了,即便他们做出异常残暴的行为。这些,都说明了人们缺乏足够的理性。
2、环境塑造了一个人
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教授为了使得环境尽可能的逼真,便做了许多细节处理,使得志愿者仿佛置身于真正的监狱一般。这样的真实的氛围、这样封闭的环境,都使得志愿者们和环境融为了一体,忘记了自己只是在做一个实验。
由此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么巨大。我们从前觉得人们有自己的自由思维,可以不受环境的控制。但这个实验,显然给我们的这种想法打了一个大大的红叉。
以上便是对心理学著名实验斯之坦福监狱实验的简单介绍,希望大家通过本文,能够加深对这个实验的认识,并了解到人们并非绝对理性的存在,也并非不受环境影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