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从何而来?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还是父亲?
近些年来,心理学关于原生家庭的讨论越来越多,我们逐渐地开始意识到,成年人的许多心理问题都是源于个体在原生家庭时期所遭受的创伤。比如,许多缺乏安全感的成年人,也是源于童年时期。那么,安全感从何而来?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还是父亲呢?下面通过一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
一、安全感从何而来?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客体恒常性”,它是我们内心安全感的重要来源。其中,客体分为两种,一是我们体外客观世界里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外在客体;另一种是我们内心里形成的、对应那些外部客体的图像,也就是说,我们对外在客体的感受与评价,这部分客体称为内在客体。
而客体恒常性是指,内在客体与外在客体之间保持一种“恒定的常态”的关系。也就是说,具有客体恒常性的人,能够将外在客体印刻在内心的稳定图像一直保存,不会因为外在客体的变化而动摇自己对外在客体的认知与情感。
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客体是稳定的,即使外在客体不断变化,他的内心依然是稳定的。反之,如果一个人的内在客体是不稳定的,外在客体只要稍微有一点变化,就会引起他内心的剧烈波动,从而产生不安全感。也就是说,内在客体的稳定性决定着我们内心的安全感。
一般而言,一个人内在客体的形成,与原生家庭中的抚养者有关。
二、孩子的安全感来自母亲还是父亲?
许多人都会认为,孩子的安全感都是妈妈给予的,父亲只是赋予了孩子价值观。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
1、3岁以前,孩子的安全感大多是来源于母亲
孩子在3岁以前,主要是与母亲相处,母亲作为孩子最重要的抚养者,也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一个人。这个时期,因为孩子的身体过于弱小,他几乎所有的需求都必须由母亲来满足,此时母亲及时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有安全感。但是,假设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一直停滞在这个阶段,孩子没有机会在心中产生对母亲的内在客体,也无法形成客体恒常性。
2、3岁以后,孩子的安全感离不开父亲
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6岁的孩子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时候,男孩更倾向于和父亲“争夺”母亲的爱,女孩更倾向于和母亲“争夺”父亲的爱。在这段时期中,孩子需要逐渐地从对异性父母的依恋,转变为认同同性父母,并把目标变成,找一个像自己母亲(父亲)一样的异性恋人。
同时,在俄狄浦斯期间,孩子开始感知外界世界,也知道了外界世界是有竞争和危险的。此刻,他们的安全感建立就尤为重要了。而在这段时间内,父亲逐步地开始扮演“外在客体”这个角色,帮助孩子完成竞争和合作,以及让孩子感知到外界世界的安全性。此时,父亲的表现对于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如果孩子没有对父亲的形象形成一个稳定的内在客体,那么孩子就会长时间处于内心不稳定的状态。由此可见,在俄狄浦斯期间,孩子的安全感不仅源于母亲,也源于自己的父亲。
此外,3-4岁的孩子,可能会与父母出现分离,孩子需要独自去幼儿园面对老师和其他同学,此时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如果抚养者在被需要时能够出现的话,这种分离焦虑就会缓解,孩子依然有安全感。但是,假设这种分离是被强制进行的,孩子在分离阶段就很难形成稳定的内在客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