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

发布时间:2022-07-04 16:15:15 家庭
​很多人以为只有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才会缺爱,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原生家庭幸福的人可能也会缺爱。明明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是什么原因?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这就要从心理学上的需要层次理论、家庭教养方式来讲起了。...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很多人以为只有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才会缺爱,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原生家庭幸福的人可能也会缺爱。明明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是什么原因?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这就要从心理学上的需要层次理论、家庭教养方式来讲起了。

600-家庭教育

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

一、需要没有被满足导致缺爱

有些人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正常家庭的人之所以会缺爱,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需要用心理学上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七个层次,这些需要是与生俱来的,构成了激励个体努力行动的力量。

具体来说,一个既没有父母离异、也没有亲子争吵的家庭,看起来孩子在这样一个正常家庭的环境下成长,是不会缺爱的。但是事实上,这样正常家庭的孩子也有可能缺爱,这就是孩子的需要没有被满足的缘故。

比如尊重需要是一种缺失性需要,如果这种缺失性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让孩子感受到一种缺失感,可能有缺爱的感觉。

尊重需要对内是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对外则是受到他人的认可、感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任、得到他人的高度评价。

所以,如果原生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极有可能是家长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信任、鼓励。尤其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如果父母没有给叛逆期孩子足够的尊重、支持,那么孩子就可能有缺爱的感觉,这种感觉会一直伴随着他成长。

二、家庭教养方式导致缺爱

明明家庭很幸福,但是感觉缺爱,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呢?原因可能是在原生家庭中运用了不合理的、不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根据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对父母要求的反应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把家庭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控制型、忽视型、放纵型、民主型,其中前三种方式都可以看作是不健康的。

比如控制型的家庭教养方式下,虽然父母总是为孩子做好一切打算和安排,孩子一直在父母的指导下顺利地成长。但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孩子失去了自我意识,失去了自己做选择的权利,这可能会让孩子感觉缺乏缺爱。

再比如放纵型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总是宠溺着孩子,甚至是对孩子的要求一呼百应。在这种家庭环境下,虽然孩子的大多数需求得到满足,但是孩子习惯了父母的宠爱,一旦他离开家庭,进入社会,那么就会感受到危险。

这时孩子可能会抱怨父母为什么不继续保护自己,或者是抱怨父母为什么不早点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这种从天上到低下的落差感可能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我是一个缺爱的人”的想法。

所以家庭幸福但是感觉缺爱,可能是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也有可能是不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的。正常家庭的人为什么会缺爱?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归到原生家庭中才能得到解答。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