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自恋障碍型人格

发布时间:2023-05-06 10:43:21 家庭
自恋障碍型人格是一种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能力高度夸大,自认为是无可匹敌的,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漠不关心。自恋障碍型人格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有关,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心理测验。治疗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自恋障碍型人格,又称为“自恋症”,是一种人格障碍,患者对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能力高度夸大,自认为是无可匹敌的,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漠不关心。在社交关系中,他们通常会表现出傲慢、自大、自负等行为,难以与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自恋障碍型人格的特点、病因、诊断和治疗。

自恋障碍型人格

自恋障碍型人格

一、特点

1.对自我价值和能力的高度夸大:自恋障碍型人格患者通常会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华,认为自己是无可匹敌的,所有人都应该为他们的存在感到荣幸。

2.漠视他人需求和感受:自恋障碍型人格患者通常缺乏同情心和共情能力,对别人的需要和感受漠不关心,只关注自己。

3.傲慢自大:自恋障碍型人格患者通常表现出傲慢、自大、自负等行为,认为自己比别人更特殊、更重要、更优秀。

4.对批评的过度敏感:自恋障碍型人格患者对批评的反应通常是过度敏感的,他们会很快变得愤怒或沮丧,或者试图把责任推卸给别人。

二、病因

自恋障碍型人格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和心理因素都可能与其发生有关。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自恋障碍型人格与家族遗传有关。

2.环境因素:家庭环境也可能与自恋障碍型人格发生有关,例如家庭中缺乏关怀、爱护和支持等。

3.心理因素:自恋障碍型人格患者可能有自卑感,表现出对自己的渴望和需要,试图通过夸大自己和贬低别人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控制感。

三、诊断

自恋障碍型人格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心理测验。临床表现包括高度夸大自我、漠视他人需求和感受、傲慢自大等。心理测验包括自恋量表、人格诊断问卷等。

四、治疗

自恋障碍型人格的治疗通常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掌握更健康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