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自以为是的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发布时间:2021-09-16 10:24:16 家庭
生活中总能碰到这么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都是错的,自命不凡。这种性格往往导致事情的进展不顺,甚至是走向错误的方向,误人误己。那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是怎么形成的呢?...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生活中总能碰到这么一类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是正确的,而其他人的都是错的,不愿意接受他人的看法,自命不凡,刚愎自用。这种性格往往导致事情的进展不顺,甚至是走向错误的方向,误人误己。那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是怎么形成的呢?

1、个人性格因素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生来就是这样。他们从小就显露出了对自己的高度认可和对旁人的不屑一顾。他们与后天习得的自以为是不同,他们的行为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正因为是基因所决定,他们往往难以改正这种错误的生活态度。

2、家庭原因

有些人因为是独生子女或者单纯只是爸妈过于溺爱的缘故,从小就被爸妈呵护着。爸妈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他的身上,什么都让着他,什么都以他为先。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个体慢慢地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认为世界都该围着他转,旁人只是他的陪衬。于是自然而然地,就不会将其他人的建议或是提醒放在心上,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家庭环境往往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这种自大的毛病,就要求家长们平时做到:对孩子奖惩分明,孩子做得好了要褒奖,做的差了也要批评,不能一味地表扬,这样只会让孩子养成目中无人的毛病。

3、社会环境因素

有些人可能因为家庭条件较好,在外面总是有人吹捧着。于是乎,在这样的氛围中飘飘然,认为自己真的不同凡响、是个人物了,慢慢地就变得狂妄自大,谁都不放在眼里;又或者有些人因为比较聪明的原因,从小走到哪都被人夸,在家中有亲戚长辈们夸,在学校有老师同学们夸,再谦虚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会思考,我是不是真的很棒?久而久之,这种思考就会变成理所应当的自我认知,于是变得自我为是起来。

4、缺乏知识储备

所谓“一桶水不响,半桶水晃荡”,指的就是越是本事匮乏的人,越是叫得越凶。他们因为缺乏知识,无法对自己的水平进行正确的判断,所以对知识没有敬畏之心,越缺乏什么,越叫唤什么。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做达克效应,它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缺能力的基础上得出自己认为正确但其实错误的结论,行为者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换句话说就是,他们对自己的无知无从察觉,因此沉浸在虚幻的优越感与满足感当中,以为自己是最优秀的,从而轻视他人,骄傲自大。

5、错误的归因习惯

有一部分人,在自己做成某件事时,习惯于内归因,即把成功的原因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优秀;而在自己未做好某事时,习惯于外归因,即认为导致任务失败的原因是客观条件不充分或是旁人做得不够的原因。这种错误的归因习惯,就会导致这个人越来越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从而妄自尊大。

以上就是对自以为是这种错误态度的原因分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