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律却做不到,为什么自律那么难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的人,刚开始总是干劲十足的定下一个目标,可是,没过几天,他就偃旗息鼓了。想自律却做不到,为什么自律那么难?这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机制,一起来看看吧!
想自律却做不到,为什么自律那么难
1、你不相信自己可以改变
心理学研究表明,更少相信自己有自由意志的人,更容易放任自己的冲动性结果,更难做出自律的行为。
可以想象,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由自己控制,主要由先天因素或外界环境决定,他会觉得自己的掌控权被剥夺,从而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如果你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你总是预想到可能会出现的麻烦和困难,不相信自己真的可以做到,你会受到自证预言的影响,收获你想要的最坏的结果。
2、你受到童年经历的影响
有些人,很难自律的背后,可能是受到他不太自律的父母的影响。这并不是甩锅,心理学研究发现,母亲的自律能力不足,孩子的自律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对孩子进行体罚,会影响孩子自律能力的发展。接纳孩子的错误,用语言鼓励孩子,则有助于孩子自律能力的发展。这可能是因为你的先前经验会存储在你的潜意识里,它会不断的告诉你“如果出错,就要受惩罚”,因此,你为了逃避错误,选择了不再继续。
3、你对实现目标方式的认可度
有些人,之所以坚持不下来,是因为他打心里就怀疑他在做的这个事情是否真的有用,是否能够实际的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比如,学画画被要求一直练线条,他觉得这个特别没意思,没有用,他会很难坚持下去。
相反,如果你认定了你现在采取的方式是有效的,你更有可能做到自律。
4、你内心的安全感不足
众所皆知,人的情绪会影响行为。一个情感稳定,安全感充沛的人更容易持续性的做一件事情,这是因为他的情绪很少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会觉得周围的环境都是危险的,他很容易耗费过多的力量去应付心中的危险,从而缺乏持续性的做事情的能量。
5、你过度的追求完美
有些人,对自己存在过高的期待,在他的心中,自律就应该做到极致,不能有任何松懈的行为出现,否则就是不够自律。
但是,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绝大多数人很难特别严苛的对待自己,而过度追求完美的人会因为偶尔的拖延和不达标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陷入到强烈的负面情绪之中,最后因为太强的心理压力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从而选择了放弃。
面对这种情况,你可以调整自己的期待,利用当下的时间,发挥出自己的余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6、你存在道德许可效应
心理学家曾经调查过那些纵容自己颓废的人,发现他们存在这样一种想法,他们觉得自己很自控,并且没有罪恶感,他们的放纵是给自己的奖励。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当你为了目标很努力的坚持了一段时间时,你的大脑会觉得你现在很辛苦,你可以做一些放松的事情休息下。这也导致你在休息的过程中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让你不断地纵容自己。
避免道德许可效应的方法就是在完成目标的途中,尽量避免长时间沉浸在那些阻碍你实现目标的事情之中。比如,你学习了2小时,你可以吃颗糖,但不要拿起手机玩游戏,因为游戏很容易吸引你继续玩下一盘。
- 上一篇:什么是煤气灯效应?煤气灯效应心理意思
- 下一篇:常见的情结有哪些?心理学上情结种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