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耗是什么意思?怎么反内耗?
精神内耗是一个我们经常听到的词,它是指,内心反复的纠结于某一件事,从而形成自我精神消耗。那么,你知道反内耗是什么意思吗?反内耗又应该怎么操作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反内耗是什么意思?
反内耗是一个网络词汇,它是精神内耗的反义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两类人,一类是想得多、做得少的;另一类是想得少、做得多的。前者容易形成精神内耗,而后者就是反内耗体质。
相比于内耗者,反内耗体质的人习惯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执行命令的方面。即使他们因为缺少思考,而在执行时遭遇挫折,也不会留有遗憾,更不会因为失败而耿耿于怀。反内耗者能将内在的想法外化到实际的事物中,所以他们活的会更舒服,也更容易自我实现。
二、怎么反内耗?
想要反内耗,将思维“外化”很重要。简单的来说,外化就是将内心的想法转化为外部的事实。比如,你总是想锻炼,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给耽误了。此刻,如果你还躺在床上,不断犹豫到底要不要出门锻炼的话,不如立即行动起来,马上去做。
一旦你去行动了,内耗就消失了,你在行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又会让你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从而将你原来的内耗想法给冲淡。
许多人之所以只能想想,没有办法将思维付诸实践,是因为他们总是逃避外化失败后产生的羞耻感,以及追求自己对外界事物的可控感。
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我们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自己内在想法外化成功的概率。比如,你想要自己做饭,却苦于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候你就可以马上行动,着手准备食材,然后咨询自己会做饭的朋友。
其次,将自己和现实的世界构建一种联结感。我们要知道,人类所有的行动力,都是发生在关系中,我们应该尝试着向外界敞开自己。如果你能将自己的心事分享给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个人通过不断地沟通,也可以一起去做很多以前一个人不敢做的事。而这样的关系,也有利于我们外化自己内心的想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