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冷漠怎么回事?孩子很冷漠是什么原因
孩子的性格一直是家长关注的中心,许多家长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变得活泼开朗。不过,也有部分的孩子性格会表现得比较冷漠。那么,孩子性格冷漠是怎么回事?孩子很冷漠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一、孩子性格冷漠怎么回事?孩子很冷漠是什么原因
1、过度的溺爱
研究发现,过度的溺爱也会让孩子失去爱的能力。相比于父辈,我们这辈的父母在孩子们身上倾注的心血和呵护要远超过他们。这也使得孩子受到了来自父母过多的关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实际上,爱是双向的,有付出才会有收获。一旦爱变成了单向的流动,没有任何的回馈,就会让付出和收获的双方都麻木,付出的那一方变成了付出型人格,而收获的那一方,习惯于被动的接纳,自然也就失去了爱的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3-5岁的孩子开始学习自我控制,并开始学习掌握各种规矩、要求。许多家长误认为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不懂,于是无视孩子的独立发展需求,对其不断地宠溺,事事包办代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被动接受,无法付出,进而越来越冷漠。
2、家长的控制欲太强
许多父母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强迫孩子去做一些他们不喜欢的事。比如,给孩子报各种所谓的“兴趣班”,不断地将自己的观念灌输到孩子的身上。而控制欲太强的家长,往往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打击。在家长的操纵之下,孩子感觉自己像一个机器一样,没有任何的感情,于是他们就会变得自私、冷漠。
3、缺少有效的情感交流
研究发现,当孩子与父母缺少有效的情感交流时,就会变得自闭和冷漠。在孩子的成长初期,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教育非常重要。许多孩子之所以会出现情感上的问题,都是因为他们在成长的初期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这会使得他们的内心极度的空虚,即使他们在学习方面非常出众,也无法弥补情感上的缺陷。
所以,缺乏情感交流的孩子,往往会比较的冷漠、冷血,甚至不愿意与父母多说一句话。
4、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发展心理学认为,0-3岁是孩子行为固化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如果孩子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心和爱护,并对其进行情感上的正面教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许多心理缺陷,甚至形成冷漠的性格。
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来源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因为我们的父母自身也没有感受过真正的“关爱”,所以,我们并不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需求是什么。
二、如何让孩子变得不再冷漠?
要让孩子变得不再冷漠,关键是要让他们学会爱人的能力。首先,父母得让孩子感受到爱,并且要让孩子意识到,爱是双向的,只有让孩子学会爱人,他们才会不再冷漠。
家长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也要让孩子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比如,父母可以主动把自己的生日告诉给孩子,并期待孩子能够在父母生日的时候给予一定的惊喜。如果孩子能够在情感上与父母互动,互相给予和收获爱,那么,孩子就不会变得那么冷漠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