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三大经典实验:阿希实验、谢里夫从众实验、电梯实验
从众心理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具体来说,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符合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只有很少人能够不被从中心理影响。这篇文章为你介绍从众三大经典实验:阿希实验、谢里夫从众实验、电梯实验。
从众三大经典实验:阿希实验、谢里夫从众实验、电梯实验
一、阿希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Asch)在1956年进行了关于从众现象的经典实验,该实验也叫三垂线实验。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从众现象产生的原因,对象是当时的大学生,每七个人组成一组,其中的六人都是事先安排好的托,只有一人是真实的实验对象。
研究人员每次向七人出示两张卡片,一张画有一条标准线,另一张画有三条线(其中一条明显和标准线长度相等),让每个人说出哪一条是和标准线等长的。
实验将六个托安排在前面说出答案,而真正的实验对象则安排在最后一个说出答案。结果显示:大约15%的被试表现出了从众行为。另外心理学家发现,在以下情况中,从众现象更加明显:
1、团队人数为三人以上;
2、团队成员意见一致;
3、个体尊重团队的地位。
二、谢里夫从众实验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谢里夫就在游动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社会心理学上的一种错判现象。他利用很多人不了解游动错觉这一点,告诉参与实验的被试:在一片漆黑的环境中,光点在运动。然后让被试判断光点运动的距离。
游动错觉现象讲的是:我们通常会认为在漆黑环境下静止的光点正在运动,这是因为我们没有参照物,无法固定视野造成的。而实际上光点并没有运动,它从始至终都是静止状态的。
被试不了解游动错觉现象,于是便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距离判断。这时实验助手以一种肯定性的口吻做出某种距离判断,经过几次实验后,被试们的判断越来越接近实验助手的判断。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当所有被试处在一种自己无法确信的情境下时,他人判断就成为了他们的判断依据。这个实验让我们看到了群体压力、群体规范对个体的认知行为有巨大影响。
三、电梯实验
通常我们坐垂直电梯的时候,为了出电梯方便,通常都会面向开门的一边站立。在电梯实验中,实验被试也是如此,但是电梯里其他的三个托均背向开门的一边站立,这让被试有些犹豫,于是他也向后转身,背向电梯开门的一边站立。
电梯实验的结果表明:群体的行为会对个体造成压力,甚至会迫使个体做出违反自己原本意愿的事情。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社交环境,身边的人彼此都不熟悉,这个时候可能大多数人会拿出手机低头玩着,于是我们也大概率会拿出手机,加入“低头族”的一员,而不会在此情境中率先打破沉默。
从众心理有积极的意义,有时模仿他人的行为能够让我们有效地避免风险;但从众心理也有消极的影响,比如盲目从众会让我们失去自我。以上就是心理学从众三大经典实验:阿希实验、谢里夫从众实验、电梯实验。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