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引导?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是源于童年时期。所以,童年时期孩子的性格塑造非常重要。现实中不少孩子在童年时期就有自卑、不自信的表现。那么,遇到这种情况后,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呢?下面通过一篇文章,我们来了解一下!
孩子自卑不自信,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引导?
1、孩子为什么会自卑不自信?
在心理学中,一个人的自卑感来源于个体潜意识中与软弱无能和无价值感有关的复杂心理倾向。而这种心理倾向,往往是由婴幼儿时期的无能状态以及对别人的过度依赖引起的。
婴儿刚出生后,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恐惧。由于他们自身没有能力生存,只能依赖于母亲的照顾。当母亲出现情绪或照顾不周的时候,婴儿的无能感就会暴露无遗,他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获取安全感,这与婴儿与生俱来的全能自恋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此时,他们就会十分自卑。
当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的时候,他们就渴望试图通过补偿自卑心理来恢复自信。他们渴望自己能够超越他人,于是,自卑就会成为驱使孩子追求优秀的力量。然而,因为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们容易失败,而反复的失败也会加深孩子的自卑感。
研究发现,儿童和青少年的自卑感如果受到父母的过分娇惯或冷落,孩子就会采用非正常的方式来补偿,比如回避、攻击。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就可能会造成心理问题。
2、家长应该怎样正确地引导?
1、接纳并肯定孩子
打破自卑的第一步,便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独立的自我价值感。因为自我价值感高的人,拥有独立的人格,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不会因为自己的长处而骄傲,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而心理还未成熟的孩子的自我价值感是需要通过他人的接纳和认可才能获得的,作为父母,应该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缺点,肯定并赞赏孩子的优点和价值,这样才能反馈给孩子足够的自我价值感。
当然,家长的夸奖并不能仅仅地停留在表面,或采取敷衍的态度。只有你发自内心地认可并欣赏孩子,孩子才能从你的反馈中获得足够的自我价值感。
2、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会将父母当作自己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的一些外在表现,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如果父母整天唉声叹气、怨天尤人,那么孩子也会变得很敏感、悲观。如果父母自信、乐观,那么孩子接触到这些正能量后,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勇敢。
3、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
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与孩子性格养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和爱的家庭中长大的时候,他所感觉到的正能量就会更多,孩子的性格也会更自信、外向和阳光。假设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着家庭矛盾、父母不和的家庭中。那么孩子也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变得胆小、自卑。
所以,建立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