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性别者和性别认知障碍区别,为什么会出现跨性别?
跨性别指个体的性别认同不同于其出生时被指定的生理性别,性别认同是一种自我认同。但在世界上却有很多人出现性别认同障碍而引起人们的争论。
美国著名女演员——安吉丽娜·朱莉的女儿希洛因性别认同问题成为媒体讨论的焦点。希洛从小喜欢男性打扮,布拉德·皮特也曾表示,他女儿存在性别认知障碍。但是这几年希洛打扮越来越偏女性化,以裙装跟朱莉一起走红毯。
很多人觉得人的性别应该是很自然的,怎么会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人的性别可以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生理性别是自然因素的结果,根据生理结构和解剖结构来确定人的性别。社会性别是社会文化因素的产物。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
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这个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可忽视的。
在儿童3岁至青春期,如果孩子的“心理自我意识”与 “生理自我意识”产生矛盾,会出现性别认同障碍。
性别认同障碍(gender identity disorder),一种自我意识障碍。表现为穿着异装,行为像异性,或持续否认自己身体具有男性或女性的解剖特征。
它主要与遗传、环境和教育因素均与此有关。诊断时应排除患者真或假两性畸形,如果病因仅为环境因素,比较容易改善。
美国的另一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在认知发展理论中强调“性别恒常性”对性别角色发展的作用。
他认为,儿童能够对其自身发展水平和个人目标信息做出积极选择并运用,其“性别恒常性”对认识与了解性别起着组织和调节作用。
“性别恒常性”是指基于生物属性基础上的永久性的特性,它不依赖于一些表面特征,如头发的长短,服饰等。
“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模仿的先决条件而不是模仿的结果,只有在获得“性别恒常性”后,儿童才喜欢模仿同性榜样。
“性别恒常性”由儿童对性别理解的逐渐成熟而形成,包括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
性别同一性是儿童获得“性别概念”的第一步,是对性别的初步理解,2-3岁的儿童能够分清自己和他人的性别。
随者对性别理解的成熟度提高,儿童在2-7岁期间获得性别稳定性概念,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即一个人的性别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保持一样。
6-7岁的儿童开始知道性别也不会随一个人的外表、服饰和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他(她)们已获得性别一致性概念。
我们可以应用“性别恒常性”帮助孩子的“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形成同一性。但是“性别恒常性”不是性别发展的前提,也存在其他动机和调节机制调控性别行为。
希望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形成正常的性别认同。
- 上一篇:不停跳槽?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 下一篇:踢猫效应和蝴蝶效应的区别是什么?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