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家庭

家庭

如何引导自私的孩子学会分享?更容易交到朋友

发布时间:2023-10-20 16:24:49 家庭
学龄前的儿童,常常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尤其是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去的时候,他会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你不能动。...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学龄前的儿童,常常认为什么东西都是自己的,不愿意和别人分享,尤其是小朋友到自己家里去的时候,他会说:“这个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你不能动。”

这让有些父母觉得很尴尬,孩子怎么这么自私呢?

孩子不愿意分享自己的东西,过分关心自己,很少考虑他人,以满足自己需要为主,这个属于自私吗?很多父母都感到困惑,小编给您分析下原因:

第一、家人把孩子当成中心。很多家庭都喜欢宠孩子,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以他为中心,一味迁就孩子、听从孩子,这是滋生孩子自私观念的温床。

第二、孩子自私是天性使然。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7岁以下的儿童,常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很少关心别人,这是必经的阶段。但是7岁以后,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养成为他人着想的习惯。

那么,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该怎么做呢?

第一、尊重孩子的“物权观”,顺应孩子的天性

很多传统教育与孩子天性相违背,要求孩子无私分享自己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要顺应孩子的发展,珍视自己内心的想法,超出孩子发展阶段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强迫孩子做,不要肆意损坏孩子的物权,比如把孩子喜欢的文具、漫画书送人。在大人看来,这些不值几个钱,在孩子看来,那都是他的宝贝呢!

第二、为孩子创造氛围、提供机会,培养心中的大爱

如果家庭的重心偏向孩子,父母要及时纠正,特别是多重视老人。父母要树立“无私”的形象,比如家庭成员到齐了再吃饭,不吃“独食”,好东西别一个劲只往孩子碗里夹;朋友来做客,做好合理的招待,不要太小家子气,等等。在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教会孩子用好“交换”这一招,比如自己的小汽车,和别人的跳跳棋换着玩,学会有付出、有获得。

第三、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比如说自己的玩具、书本、房价,让孩子自己收拾好,建立他的责任感,让他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必须为他服务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这样一来,孩子懂得了“担当”两个字,也就少了一些依赖性和自私心。

第四、让孩子做一回“小主人”,教他怎么照顾好周围人

比如说周末,让孩子做一回一家之主,要求他考虑周到哦,爷爷奶奶的早餐怎么办,爸爸妈妈的水果谁去买,有小朋友来做客要怎么招待,一家人还有什么需求,等等。这样以来,孩子就学会了了解周围人的想法,而不仅仅只关心自己一个。

孩子在父母的引导下,慢慢就懂得了分享的快乐,小小的自私心也就是没有了。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