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病人大多父母造成的?为什么家长造成了孩子抑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每天和孩子朝夕相处,想要孩子变得更好,也想自己的孩子每天开心、快乐,但目前很多孩子越来越抑郁。而孩子出现抑郁的情况大多是父母造成的。
抑郁病人大多父母造成的?为什么家长造成了孩子抑郁
第一,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抑郁,可以看出孩子的心中是比较缺乏爱和安全感的。这种爱和安全感的缺乏很可能是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孩子的需求造成的。
家长可能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孩子的哭闹等情况置之不理,以致孩子从小就缺乏正向的情感体验。
等孩子大了的时候,家长可能忙于工作、生活,很少陪伴孩子,也很少关注孩子的需求。特别是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随着他的生理、心理等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的性格会变得更加敏感,情绪会很不稳定,常常闷闷不乐。如果父母不及时关注,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孩子会很容易变得抑郁。
第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
如果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那孩子也会很容易出现抑郁情绪。
有的家长脾气不好,在生活中也过得很不顺利,动不动就辱骂、打骂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负性情绪宣泄给弱小的孩子。
有的家长常常拿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无论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他们都觉得孩子做得不好,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以后会有什么出息,甚至故意对自己的孩子进行精神打压,可能他们的初心也是想要用这种方式来激励孩子,结果却适得其反,把原来活泼可爱的孩子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病人。
有的家长从小对孩子比较溺爱,帮孩子安排好、处理好生活当中的一切。在这种方式下长大的孩子的意志力是比较缺乏的,他的独立自主能力也会比较差。当孩子长大遇到挫折的时候,孩子会因为扛不起挫折而变得抑郁。
还有的家长自己是那种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人,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只管孩子的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很少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性格教养,以致孩子很少去交朋友。当孩子有心事的时候,缺少朋友的他也没有人可以倾诉,只能把心事憋在心中。
第三,原生家庭环境不好
很多孩子抑郁,是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不好。他们可能从小就看到父母经常在家里吵架、打架,这会对孩子心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孩子对家庭会很抵触,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有的孩子甚至会把父母吵架的原因归于自己,因而心中一直深感内疚、自责,时间长了就会变成抑郁的心理。
如果原生家庭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离婚,父亲或者母亲为了第三者把另一方与孩子抛弃,这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孩子可能会在很长时间内都会处于抑郁心理。
第四,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期待效应”。它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有的家长的人生过得很不如意,却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孩子能够实现自己曾经的梦想。他们从小就对孩子家教甚严,让孩子立志做大事,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这会给孩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容易抑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