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自己父母的是什么心理?打父母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百善孝为先,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顺父母一直是作为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的重要部分。现如今,虽然我们意识到,父母也可能会在教育中犯错,但是,即使父母犯错了,做子女的也不应该殴打他们。那么,那些打自己父母的人是什么心理?打父母的孩子长大后会怎样?一文了解一下!
打自己父母的是什么心理?
打自己父母的孩子,通常是有叛逆心理。人们常说,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是一张白纸,父母的教育就是在这张白纸上画画,而那些打父母的孩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不当的教育所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父母曾对孩子造成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使得孩子对父母积累了许多负面情绪;或者父母太过宠溺孩子,对孩子的一些不当行为没有及时地制止和教育,也可能让孩子变得肆无忌惮。
打父母的孩子长大会怎样?
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教育方式,那么这些打父母的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演变成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可能会偏执型人格障碍或反社会型人格
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表现,它的主要表现为:顽固、对自己缺乏真实的认识和评价,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过度怀疑和防备他人。
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孩子,可能是由于小时候遭受过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他们在大人的批评、否定与指责声中长大,他们的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得到宣泄,所以就容易将自己所有的不适都归因为父母。于是,孩子在具有一定的反击能力后,就开始殴打父母,发泄童年时期被压抑的愤怒。
成年后,孩子的这种心理又会延伸到其他人的身上,由此可能会形成偏执型人格障碍。而这样的人格障碍无疑会在社会上屡屡碰壁,这时候,他们又会觉得外界在刻意地针对自己,这又让他们体会到童年时期的那种痛苦和压抑,在创伤不断叠加后,他们的愤怒就会泛化,甚至可能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2、孩子可能会出现抑郁症、强迫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障碍
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孩子可能会在心理埋下精神障碍的种子。比如,遭受了父母叠加性伤害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压抑,这种压抑可能会形成抑郁,也可能会形成强迫内耗。孩子长大后,如果这种情绪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地缓解,就可能会慢慢地转变成抑郁症或强迫症。
如果孩子也受到了家长的溺爱,在成年后又在社交圈屡屡碰壁的话,就可能会形成双相情感障碍甚至更严重的精神障碍。
3、孩子可能会成为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的人
孩子在家殴打父母,比较叛逆,内心可能就会缺少共情力和同理心,成年后也可能会变得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将来步入社会后,因为自身品行和性格的缺陷,他们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即使能够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他们也可能会因为缺少责任心而失去。
在成家后,他们或许又会用父母当年粗暴管教自己的方式去管教自己的孩子,这样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孩子如果出现打父母的现象,作为家长应该及时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尽快改善,以免让孩子出现以上几种情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