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访问心理之家,本站系行业网站,有任何心理相关的问题欢迎在线咨询!

心理之家

首页 > 心理知识 > 教育

教育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发布时间:2023-10-08 09:37:16 教育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在对个人觉醒与成长之路进行探索时,依然呈现出思辨不清的回避姿态,这一点使我在充分认同它的画面、节奏感、创意...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在对个人觉醒与成长之路进行探索时,依然呈现出思辨不清的回避姿态,这一点使我在充分认同它的画面、节奏感、创意等优点时,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忧虑。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1)

哪吒的心路历程乍一看是相当合理的,他因为是“魔丸”转世,所以从一开始就背负了“原罪”,被普罗大众贴上了“恶人”的标签,受尽排斥与白眼。但他在父母和师长的谆谆教诲与舍身爱护之下,良知觉醒,释放力量与黑化灵珠敖丙一战,救下了陈塘关的百姓,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接纳。同时,哪吒也感动了敖丙,得到他的帮助共历天劫,最终保全了魂魄。至此,正义战胜了邪恶,善良感化了罪孽,小哪吒在百姓一片齐刷刷的跪倒中完成了自我认同,与世界达成了和解。

但实际上,这条成长之路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问题,它初露端倪于原始天尊的二分法之中。

原始天尊将混元珠分成魔丸和灵珠,灵珠将投胎人世为民造福,而魔丸将在三年后遭遇天劫灰飞烟灭。如此干脆利落的二分法以及原始天尊的权威性给了我们一个判断:邪恶都集中在魔丸身上,而灵珠是善良美好的化身。也正是基于这一价值判断,陈塘关的百姓们才会那么斩钉截铁地相信一个刚出生的娃娃是个彻头彻尾的坏蛋,从而群起而攻之。

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我们却看到:灵珠黑化了,魔丸反而拯救了世人。

怎么回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第一种可能:原始天尊出了岔子。他老人家年事已高业务有点生疏了,没能干干净净地将善恶摘清楚,导致恶里带了善,善里掺了恶,最终形成了这样的结果。

第二种可能:魔丸还是纯黑的,灵珠依然是24K纯洁的,但因为他们都投了胎,所以有了人性或龙性,而正是这些特性,让他们做出了违背自己“珠性”的事。

但是,影片对此没有任何交待,我只能凭借自己的猜想认为是后者。毕竟,原始天尊他老人家如!此!睿!智!应该不会出错吧?而且,后续的剧情也不是哪吒闹上天庭找原始天尊要一个说法。因此,我们姑且从第二种可能性入手,继续探讨哪吒自我认同的合理性。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2)

当哪吒和敖丙获得了肉身之后,他们就不再是单纯的魔丸与灵珠了,他们都身具善恶两重性质,只不过配比有所不同。在哪吒身上,暴力与破坏的倾向性相当明显,在山河社稷图中修炼了两年,出来追个海怪,所到之处依然满目疮痍,可见他的这一本性有多么难以抑制。这样的人如果放到现实社会中,那是妥妥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就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小丑与汉尼拔教授那样,再怎么身世多舛惹人嗟叹,依然会被大众全票通过投进监狱甚至处以极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轻易原谅这样一个对社会实施了巨大破坏的人。

但是,在影片中,哪吒是以熊孩子的形象出现的。他的各种暴力破坏行为也在卡通动画的语境下,被此起彼伏的笑声消解了大部分劲道,于是稳稳地在“他只是个天性顽劣的孩子,他做的事可以被原谅”的垫子上软着陆。这样的软着陆当然是动画电影中必然会出现的,但也因此极大地弱化了哪吒与现实的矛盾性,强行扫清了他认同与和解之路上的一个巨大障碍——而这障碍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人来说,甚至可能是终身难以逾越的。曾经有过犯罪前科的人在社会上四处碰壁,在求职与建立人际关系时受到提防与冷遇更是家常便饭,有几个人能对他们的过往一笑置之呢?

接下来,我们更瞠目结舌地看到,哪吒戾气爆发,差点犯下弑父的大罪,可当他救了陈塘关百姓后,大家似乎都齐刷刷地对此失了忆,并以集体下跪达成了和解。但如果百姓们是以利益为准则的浅薄庸众,而哪吒的和解是基于他们的认同,那么这和解必然只会是昙花一现。这一秒对他山呼万岁,下一秒依然可能万众唾骂。没有哪吒对自己魔性的清醒认识与有效控制,他的成长与和解必然是苍白虚假的。即使有父亲的舍身之爱,他也难以瞬间跨越这一鸿沟。别忘了,之前的三年里,李靖的爱一直在那儿,只增不减,但并没能阻挡刺向自己的枪尖。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3)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想要达成真正的自我认同与自我成长,他首先需要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哪吒的世界究竟是原始天尊是非不明、以一己强权决定世人命运的独裁社会,还是目光短浅的庸众凭借个人得失轻易判定他人善恶的乌合国度?知道了世界是什么样的,他才能知道自己的外部限制是什么。

其次,他需要知道自己的本性。哪吒身上的魔性究竟是难以控制、至死方灭的烙印,还是可以通过努力慢慢突破的局部限制?努力去搞清楚这一点,一个人才能拥有“自知之明”。

第三,他需要定义自己的价值立足点。西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是生活在一个无意义宇宙中的无意义个体,但人发展出的理性促使我们追寻意义,最终,存在主义哲学家们认定,意义不是被“找到的”,而是为自己所定义和认同的。就像一个人的价值立足点可以借由外界的赞赏得以建立,比如功成名就、家财万贯、积德行善这些普适价值,也可以是由自己确立的,如加缪塑造的西西弗,他赋予了每日重复推石头上山的生活以意义感,这便成了他的价值立足点。

努力去弄清并实践以上三点的过程便是自我成长,而当清晰地确立了自己的价值立足点,并找到了实现这一价值的途径时,一个人便完成了他的自我认同。

一个男孩要走过多少路,才能被称为男子汉|评《哪吒之魔童降世》

(4)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身负原罪、原先受到外部环境苛刻对待的人,想要建立有别于普适价值的自我认同,将会是一桩难上加难的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宣言豪情万丈,这当然是努力冲破阻碍时极为需要的内心动力,但仅有这样的匹夫之勇是远远不够的。哪吒必须深思自己的敌人究竟是谁,是原始天尊?是乌合之众?是自己的心魔?还是兼而有之?然后用韧劲与耐心慢慢地与它们磨着,才能像西西弗那样,在一片蛮荒中为自己构筑绿洲。可如果是像片中那样被生活推着一步步向前走,在每一个转捩点靠本能冲动决定下一步的方向,那看似是在拼命反抗命运,但实际上,却又落入了“性格决定命运”的陷阱之中。这样的命运,依旧是不自主的。

当然,我决不是要否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人生选择,在年轻时哭过、笑过、不顾一切地疯过、拼过,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人生经历。只是,既然《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然建构了一个善恶相互缠绕的混沌背景,并尝试去探究一个人的觉醒与成长,那么我们自然会期待它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衷心期待它的续集,第一部里的未竟之意,是否有可能在第二部中得到真正的探讨?我们拭目以待。

未成年人禁止访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